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 – [海外校园机构]30周年纪念专辑2022.07.13
苏郑期英
[海外校园机构]30岁了!身为当初的创始者,有许多难忘的回忆。
事出有因
*手写手动
30年前《海外校园》创刊时,电脑软件不若现在发达,每篇来稿都是手写,稿纸也不普遍,我们需要在手写稿上改稿后再请人打字,然后送给美工排版。编辑流程全靠手动的文件夹,这是现在整个编辑流程电脑化的同工们无法想像的。
*繁体字
虽然《海外校园》杂志的对象是中国背景的学生学者,但最初的分发需要透过教会和查经班中海外背景的基督徒,因此我们决定用繁体字印刷。繁体字中笔划多的字,印刷出来常是一团黑,所以有几个字我们一开始就用简体,如:体、証、台、团等;此外,繁体字的“里”许多读简体字的读者看不懂,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决定用“里”,沿用至今。早期排版软件没有今天进步,文章中若有简体字,排版出来就是一个空白,好像漏了一个字。2009年《海外校园》才改为简体字。
*横版印刷
为了大陆背景的慕道朋友读得懂上下文,圣经经卷名,我们特意加上书名号(《》),也用横版印刷,这在当时还甚少见。90年代许多西方同工参与中国学人的事工,《海外校园》杂志是他们传福音的利器,为了让他们对杂志有一点了解,我们特意将目录中的文章标题翻成英文。这个传统持续至今。
早年的读者对中文刊物如饥似渴,有读者曾向我们表逹,希望版面可以排得紧密些,插图可以尽量减少,以容纳更多的文字。这和当今年轻一代讲求视觉美感,不可同日而语。
*亲送邮局
在还没有找到可以帮忙寄发的印刷厂前,前几期杂志印妥后(创刊号印8000本,第1期增加到1万本),就由我们夫妇载往邮局寄发。每次在邮局排队时,我们都不好意思往后看,怕遭等在后面排队的人白眼,后来邮局让我们直接送到后面的收发室,才免除了那份尴尬。
最早《海外校园》的邮寄名单是以我们私人的几百个名单为基础,由义工输入,然后慢慢增加的。创刊号出版后,索阅者大增。随着杂志出刊的期数越多,索阅的人就更多了,最多时达到两万份。
两通电话
*学子服务处
早期《海外校园》杂志上每期都登有各地(欧陆、英国、新加坡、日本、澳洲、新西兰、加拿大及美国)的学子服务处,上面有联络人的名字和电话、地址,方便需要帮助的中国留学生联络。不少人借此找到这些地区的教会或查经班。
*带学生太太转机
有一次我接到一个从田纳西州打来的电话。对方告诉我有一位留学生的太太要从国内来美,在洛杉矶转机,因洛杉矶机场太大,国际航厦和国内航厦不同,她第一次出国,需要人带领。我就开车前往,先在国际航厦接了她,再带她到国内航厦的候机室(9’11之前国内接机送机都可以到候机室)。我还记得她顺手送了一小包榨菜(可能是国内航班上供应的餐食)给我,聊表谢意。
*脱队的医疗考察团团员
还有一次,我先生接到一位美国牧师的来电。原来有一位中国人跑到他们教会,因言语不通,这位美国牧师不知从哪里拿到一本《海外校园》,就打到我们办公室。我先生乃和这位中国人约在教堂旁的麦当劳见面。
这位中国人告诉我先生,他是随一个医疗考察团来美,他趁机脱队,手头只有姑妈的电话,但打不通,不知是否姑妈外出了。来美前有人告诉他遇到问题时,可以找教会,所以他就到了一间美国教会。先生陪他聊了几个小时,临走时把一本杂志和车上所有的25分硬币留给他,方便他打电话。
与作者交心
*亲笔写信给作者的传统
从《海外校园》一创办开始,我们就非常看重与作者的关系。我们深信文如其人,有好的作者才能带出美好的作品。收到好的文章我们一定亲自跟作者打电话或写信,给予鼓励。每次杂志出刊,我们会优先用first class寄杂志给作者,内附稿费和一封信。信虽是制式的,但我们一定会再亲笔写几句话,好几位作者曾跟我分享,我写的话正是他们当时所需要的。我自己已记不得写了什么,只能说是圣灵的工作。亲笔给作者写几句话的习惯,编辑们至今仍保留。
*交谈至天亮
由于早期事工单纯,也没有那么忙,我们有许多时间倾听作者的心声。我记得有一位作者,她来美后取得了材料科学博士,后蒙召在多伦多全时间事奉主。由于文革时悲惨的遭遇,让她非常敏感,情绪常低落。她每次打电话来谈及服事和生活上的难处,一讲就好几个小时,有一回挂了电话,多伦多那边已经天亮了。
还有一位作者跟我提及,她的先生有精神分裂症,让她十分痛苦,而她婆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,反对她们离婚。我除了倾听和代祷,也做不了什么。
*以文会友
因著《海外校园》,我们和许多作者建立了深长的友谊。特别开心的是看到他们生命的成长,许多位蒙召进入神学院受装备,在教会、福音机构、学生事工、神学院,甚至宣教工塲上事奉主,被神重用。
新人新貌
“江山代有才人出”,新一代的OCM团队,有新的气象、新的思维和新的应对时代的方式。我们乐见上帝也赐下新的编辑羣和作者羣,继续传承上帝在新媒体时代,给[海外校园机构]的使命和托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