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回音|与《举目》的奇特相遇(黄奕明)- [海外校园机构]30周年纪念专辑

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- [海外校园机构]30周年纪念专辑2022.07.31

黄奕明

 

7年前的一通电话,意外促成了我和《举目》杂志的情谊。

 

蓦然回首来时路

这位陌生女子叫谈妮。人如其名,健谈得很。她在电话中问了很多问题,一方面是为《举目》杂志第76期邀稿,一方面又向我传递[海外校园机构](OCM)的异象。由于我在大学时期就与校园团契有很深的渊源,就读神学院后也为《基督教论坛报》与《旷野》杂志写过稿,所以就欣然答应了,这是第一篇《当加尔文遇见盛晓玫》(《举目》76期,2015年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28367)文章诞生的缘由。附带说一句:听她说是王星然陷害我的。

我不像其他的作者,与OCM情牵30年,不过30年以前我倒是常常阅读《校园》杂志,对苏文峰牧师十分景仰。因缘际会下,2016年我开始成了《举目》官网“言与思”专栏的作者之一,也因此有机会被邀请参加2017年2月的海外校园作者退修会,看到了苏牧师夫妇与谈妮的庐山真面目。

对我来说,那是一次华山论剑,老中青三代的作者齐聚一堂,主日崇拜我负责领诗,王星然长老司琴,华欣牧师证道。超过25位作者与会,三天两夜的营会中,激荡出不少火花。参加这次营会,成为我往后5年固定供稿的动力,深深被许多前辈的勤于笔耕所感动,也与他们成了忘年之交。

 

笔耕不辍50

不知不觉,我已经写了7年,而且各样的文章五花八门,大概可以分为:

1.纸刊邀稿

主要是跟着主题,写过《当加尔文遇见盛晓玫》、《节制代表属灵吗?》(《举目》79期,2016年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30775)等,也给《海外校园》的纸刊投过稿。

2.官网言与思专栏

从2016年起,至少每两个月写一篇,刚开始会写一些与时事相关的文章,包括《新年观新局》(2016.01.22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29091)、《朋霍费尔会选谁做美国总统?》(2016.11.01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31471)等,后来发现自己常常一语成谶,就不再多写政论时事了。《非典型的MVP——史上最强射手柯瑞》(2016.06.20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30325)就是其它的杂文。

3.浮光掠影

我与谈妮聊起一些读者可能关心的话题,发现电影是一个最好的福音接触点,正好自己是个星际大战迷,于是有了星际大战——原力觉醒后的醒觉(2015.12.23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28808)、《最后的绝地武士——写在“星际大战”40周年》(2017.12.22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34971)、《天行者的崛起——一个虚构传奇的完结篇》(2019.01.06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43263)等文章。

我也是个周星驰的粉丝,于是有了《没有周星驰的狗年春节》(2018.03.12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36137)、《猪年春节的周星驰――从“新喜剧之王”说起》(2019.03.11,https://yzd.oc.org/oc2019031103/)、《崩坏的社会,需要更多同理心――电影“小丑”(Joker)》(2019.10.17, https://yzd.oc.org/oc2019101701/)等特别与大陆读者第一时间互动的文章。

我也见证了新媒体的发展,不仅是《举目》官网,也包括《海外校园》福音版(偶溪/聚牧)的无远弗届。我要特别感谢网络编辑同工,让官网的版面越来越美。

4.牧者恩言

当冯伟牧师接任《举目》主编时,也是我在北美华神教牧博士班埋首伏案写作论文的关键时刻,感谢《举目》让我发表了5篇与论文相关的讲章;也在2020年疫情初起之时,响应冯牧师的号召,提供了牧者恩言的稿件;并参与了网上的作者退修会,以及两次线上研讨会(“疫情期间教会网络牧养方向”及“预备教会面对后疫情时代”)。之后苏师母回锅短暂代理《举目》主编,我仍继续写稿。

5.灵韵随想

我最早的一篇与音乐相关的文章是《“牧神的午后前奏曲”与我的似梦人生》(《举目》78期,2016年,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30349),之后因为王星然长老常写这类的文章,我就偶尔写几篇,也写了一些与敬拜相关的文章。

算算7年来竟然也累积了将近50篇文章,这不能不说是一段与《举目》杂志的特殊情谊了!

骨肉情深爱难了

“我在基督里说真话,并不谎言,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,给我作见证:我是大有忧愁,心里时常伤痛;为我弟兄,我骨肉之亲,就是自己被咒诅,与基督分离,我也愿意。”(《罗》9: 1-3)

使徒保罗的这段话令人动容,我的骨肉之亲就是普世的华人,两岸三地、北美、欧洲,乃至于东南亚及全世界散居的华人,都需要福音。而文字工作透过新媒体的力量,无远弗届。现在已经不是福音广播或电视的时代,网络才是主角!值此[海外校园机构]30周年之庆,期待自己可以透过写作,与更多的读者相识,世界正在飞快地改变,OCM也必须转型,在变动中不变的是,那颗爱同胞的心,其实不是我们爱,乃是主先爱我们,并叫我们也摸着祂爱世人的心。

三十而立,前面还有10年才迈向不惑,我也来野人献曝一番:

1.从平面媒体转型成多媒体

这是急遽变动的部分,新媒体的兴起,使讯息的流通变得即时,但是量大却轻、薄、短、小,要吸引目光必须推陈出新,在阅读人口下降的同时,有声读物甚至短视频当道,如何善用网络,甚至勇敢迈入元宇宙,是刻不容缓的议题。《举目》官网如何与其他媒体平台结盟?如何善用义工?甚至开发专属的App,这都是可能转型的方向。

2.从同温层走向多元对话

亘古常新的福音是不变的,但我们不能关起门来互相取暖,必须主动创造话题,而非被动回应议题。除了原有的专栏外,如何创造多元对话空间?除了主题邀稿,有没有其他的网路论坛之平台?橄榄社区的初衷,不仅是培训,也应该有邀集教会领袖共商宣教大计的气度,期待能走向《今日基督教》杂志的高度。

3.同时经营作者群与读者群

作者是需要培养的,我十分感激三位主编(冯伟、郑期英和谈妮)投资时间与心力和我互动,我也从作者间的团契与对话中,获益匪浅,然而新生代的作者在哪里?如何承传火炬?这是十分需要经营的群体。

读者群更不用说,不仅仅是订户或是点阅率的数据,如何与他们互动?脸书或微信等社群媒体的经营,不能只是发布文章,读者群体的经营,需要靠义工组织,这是另一个挑战!

纸短情长,面向普世华人的福音使命,骨肉情深爱难了!这是一个《举目》作者的心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