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校園與我 | 白頭編輯話當年(蘇鄭期英)- [海外校園機構]30週年紀念專輯

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 – [海外校園機構]30週年紀念專輯2022.07.13

蘇鄭期英

 

[海外校園機構]30歲了!身為當初的創始者,有許多難忘的回憶。

 

事出有因

*手寫手動

30年前《海外校園》創刊時,電腦軟件不若現在發達,每篇來稿都是手寫,稿紙也不普遍,我們需要在手寫稿上改稿後再請人打字,然後送給美工排版。編輯流程全靠手動的文件夾,這是現在整個編輯流程電腦化的同工們無法想像的。

*繁體字

雖然《海外校園》雜誌的對象是中國背景的學生學者,但最初的分發需要透過教會和查經班中海外背景的基督徒,因此我們決定用繁體字印刷。繁體字中筆劃多的字,印刷出來常是一團黑,所以有幾個字我們一開始就用簡體,如:体、証、台、团等;此外,繁體字的“裏”許多讀簡體字的讀者看不懂,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決定用“裡”,沿用至今。早期排版軟件沒有今天進步,文章中若有簡體字,排版出來就是一個空白,好像漏了一個字。2009年《海外校園》才改為簡體字。

*橫版印刷

為了大陸背景的慕道朋友讀得懂上下文,聖經經卷名,我們特意加上書名號(《》),也用橫版印刷,這在當時還甚少見。90年代許多西方同工參與中國學人的事工,《海外校園》雜誌是他們傳福音的利器,為了讓他們對雜誌有一點了解,我們特意將目錄中的文章標題翻成英文。這個傳統持續至今。

早年的讀者對中文刊物如饑似渴,有讀者曾向我們表逹,希望版面可以排得緊密些,插圖可以盡量減少,以容納更多的文字。這和當今年輕一代講求視覺美感,不可同日而語。

*親送郵局

在還沒有找到可以幫忙寄發的印刷廠前,前幾期雜誌印妥後(創刊號印8000本,第1期增加到1萬本),就由我們夫婦載往郵局寄發。每次在郵局排隊時,我們都不好意思往後看,怕遭等在後面排隊的人白眼,後來郵局讓我們直接送到後面的收發室,才免除了那份尷尬。

最早《海外校園》的郵寄名單是以我們私人的幾百個名單為基礎,由義工輸入,然後慢慢增加的。創刊號出版後,索閱者大增。隨著雜誌出刊的期數越多,索閱的人就更多了,最多時達到兩萬份。

 

兩通電話

*學子服務處

早期《海外校園》雜誌上每期都登有各地(歐陸、英國、新加坡、日本、澳洲、新西蘭、加拿大及美國)的學子服務處,上面有聯絡人的名字和電話、地址,方便需要幫助的中國留學生聯絡。不少人藉此找到這些地區的教會或查經班。

*帶學生太太轉機

有一次我接到一個從田納西州打來的電話。對方告訴我有一位留學生的太太要從國內來美,在洛杉磯轉機,因洛杉磯機場太大,國際航廈和國內航廈不同,她第一次出國,需要人帶領。我就開車前往,先在國際航廈接了她,再帶她到國內航廈的候機室(9’11之前國內接機送機都可以到候機室)。我還記得她順手送了一小包榨菜(可能是國內航班上供應的餐食)給我,聊表謝意。

*脫隊的醫療考察團團員

還有一次,我先生接到一位美國牧師的來電。原來有一位中國人跑到他們教會,因言語不通,這位美國牧師不知從哪裡拿到一本《海外校園》,就打到我們辦公室。我先生乃和這位中國人約在教堂旁的麥當勞見面。

這位中國人告訴我先生,他是隨一個醫療考察團來美,他趁機脫隊,手頭只有姑媽的電話,但打不通,不知是否姑媽外出了。來美前有人告訴他遇到問題時,可以找教會,所以他就到了一間美國教會。先生陪他聊了幾個小時,臨走時把一本雜誌和車上所有的25分硬幣留給他,方便他打電話。

 

與作者交心

*親筆寫信給作者的傳統

從《海外校園》一創辦開始,我們就非常看重與作者的關係。我們深信文如其人,有好的作者才能帶出美好的作品。收到好的文章我們一定親自跟作者打電話或寫信,給予鼓勵。每次雜誌出刊,我們會優先用first class寄雜誌給作者,內附稿費和一封信。信雖是制式的,但我們一定會再親筆寫幾句話,好幾位作者曾跟我分享,我寫的話正是他們當時所需要的。我自己已記不得寫了什麼,只能說是聖靈的工作。親筆給作者寫幾句話的習慣,編輯們至今仍保留。

*交談至天亮

由於早期事工單純,也沒有那麼忙,我們有許多時間傾聽作者的心聲。我記得有一位作者,她來美後取得了材料科學博士,後蒙召在多倫多全時間事奉主。由於文革時悲慘的遭遇,讓她非常敏感,情緒常低落。她每次打電話來談及服事和生活上的難處,一講就好幾個小時,有一回掛了電話,多倫多那邊已經天亮了。

還有一位作者跟我提及,她的先生有精神分裂症,讓她十分痛苦,而她婆婆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,反對她們離婚。我除了傾聽和代禱,也做不了什麼。

*以文會友

因著《海外校園》,我們和許多作者建立了深長的友誼。特別開心的是看到他們生命的成長,許多位蒙召進入神學院受裝備,在教會、福音機構、學生事工、神學院,甚至宣教工塲上事奉主,被神重用。

 

新人新貌

“江山代有才人出”,新一代的OCM團隊,有新的氣象、新的思維和新的應對時代的方式。我們樂見上帝也賜下新的編輯羣和作者羣,繼續傳承上帝在新媒體時代,給[海外校園機構]的使命和託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