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廻音 | 愛學網在柬埔寨(盧潔香)- [海外校園機構]30週年紀念專輯

 

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 – [海外校園機構]30週年紀念專輯2022.07.14

盧潔香

 

我與“海外校園”的情誼有30年了,那是自己信主後第一篇撰寫的見證《深情》(原文鏈接https://yzd.oc.org/oc01-14),被採用刊登在《海外校園》雜誌第1期。從此,無論自己靈命高高低低,宣教路上起伏跌宕,都在這裡面找到我走過的腳印。“海外校園”不僅見證了我從信主到走上宣教之路的心路歷程,更是成為我在柬埔寨宣教服事中的祝福。

 

溪水旁的青草地

在柬埔寨宣教,最困難的事情是不知如何幫助弟兄姊妹在神話語上紮根。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多為初信者,對聖經完全不熟悉,而在原居地已信主的弟兄姊妹,屬靈生命參差不齊,對聖經的解釋五花八門。面對這些需要,宣教士不僅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限制,而且更深知自己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齊全。

2018年我因著回北美述職,走進了海外校園辦公室,同工們給我介紹“愛學網”整個課程設計、製作及如何使用等過程,使我眼前一亮,如同看見了一片在溪水旁的青草地,心想我們在柬埔寨的弟兄姊妹正需要這樣的聖經課程,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功夫。就這樣,“愛學網”走進了柬埔寨。

在課程開始階段,參加學習的弟兄姊妹不知從何下手,但很快的,他們可以各就各位。一方面是神話語對他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;另方面是愛學網有專職同工指導和幫助,使同學們很快掌握了學習方法。

更重要的是弟兄姊妹透過學習,漸漸在知識和恩典上一同長進。其中年齡最大的學員近70歲,而最年輕的學員20多歲,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組合,他們有一個共同點,在聖經上努力學習,追求生命更新與改變。

學習與成長

*謝同學

謝同學從小失去雙親,在一個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長大,生命裡堵塞了很多無法排解的人生際遇。他一邊工作一邊參加愛學網課程,在“主導文”課程裡,如何先求神的國和義給他帶來很大的提醒。他開始操練自己不要成為一個喊口號的基督徒,而是成為一個聽道又行道的主門徒。

他開始留意在行道時會遇到什麼困難與攔阻?如何向神禱告?自己如何改變?在日常生活中怎樣行道?經過一段時間學習,他清楚神的呼召,進一步在加神∙國際使命學院學習跨文化宣教課程,在全時間裝備中更好地預備自己成為主所合用的工人。

*黃姊妹

黃姊妹是一位單親媽媽,婚姻上的失敗使她更竭力追求認識神。她是學員裡最努力的學生之一,她非常珍惜這一個學習、也是提升生命的機會,認真收看和閱讀課程資料,按時完成作業。

她通過“靈命塑造”課程的學習,對活著的意義有了不同的認識,更加懂得了要正確處理時間和珍惜生命。她分享道,特別是老師專門用一節課給我們講了生有時死有時的道理,整個課程把我們帶到一個屬靈的生命的境界。這個是我們之前沒有體會到的。

*王弟兄

王弟兄工作的地方遠離市區,他每次來教會聚會,都如長途跋涉一樣,需預備一整天時間。自從他參加了愛學班後,給他提供了一個非常方便的學習聖經模式。

他覺得最大的得益就是,通過老師的分享,對聖經有了進一步的理解;通過與老師和其他同學交流,掌握了更多查經方法;弟兄姊妹一起學習聖經比自己一個人讀聖經更有興趣;通過分享也能看到不同的角度對聖經就有不同的得著。

在過去兩年中,我們看到王弟兄屬靈的生命有明顯的改變與成長,聖靈藉著神的話語改變更新了他的生命,使他從抽煙喝酒打牌的捆綁中完全釋放出來,主親自帶領他常常勇敢傳福音,為主作見證。

耕耘與收穫

很多時候,不少宣教士在工塲上的軟弱往往在於,受環境的影響、限制與我能作什麼來證明自己。其實最根本性的問題是,宣教者如何進深認識與經歷神話語,如何與弟兄姊妹一起在神話語,在基督裡的改變與成長。愛學網根據我們弟兄姊妹的需要組織課程,提供了豐富的聖經課程,及時有效地補了我們的欠缺與不足。

在過去近5年中,我們在教會裡推動愛學網事工,有計劃地發動弟兄姊妹參加。為了及時瞭解弟兄姊妹在學習上的需要,我們安排了專職同工負責管理,一方面更有效的跟進學員們的作業進度,同時也能更適切地牧養他們。

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。“那撒在好地上的,就是人聽道又領受,並且結實,有三十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一百倍的。”(《可》4:20)神的道具有爆炸力增長的果效,這是我們今天在宣教工場所竭力的。

教會執事們全部都參加了愛學網課程,同時先後有20多位弟兄姊妹參加學習,70%的學員參加了全年小組長培訓。在疫情中,他們學習聖經與傳福音的熱忱,有增無減,帶領了不少慕道朋友來教會,他們在教會各事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,而我也一次次經歷了神大有能力話語的見證。

如果說時間是我們最好的朋友,那麼過去30年“海外校園”成為我生命成長中最深交的靈友。她一直陪伴著我,與我一同歡笑一同流淚,接納我的限制,理解我的軟弱,傾聽我心語,帶我走出一段段坎坷不平的生命歷練,也一同在流淚撒種竭力耕耘中歡呼收割。

 

作者為金邊基督教會恩典堂宣教士,加神∙國際使命學院院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