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校園與我 | 停車塲與錢罐子 – [海外校園機構]30週年紀念專輯 (夏娃)

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[海外校園機構]30週年紀念專輯

夏娃

 

停車塲事件

我在[海外校園機構]服事期間,有一件事讓我印象很深。

海外校園的停車場很小,剛夠辦公室同工使用。一旦有鄰居把車停到我們的停車場,有些同工就得把車停到街上,既要多走路,又很不方便。所以停車場的牆上貼了告示,在早上8點到下午5點的上班時間內,請鄰居們不要佔用我們的停車位。

但有一部車常常犯規。因此我們在原本的告示上加了提醒,如果違規車被拖走的話,費用由車主自付。但這樣還是無效。後來我們又特別做了一個便條,專門放在那輛違規的車子的擋風板上,且每次都申明說這是最後一次。通常這部車會消失一陣子,然後又會重新出現,好像無法消滅的“小強”一樣。直到有一天我提出,真的應該打電話叫拖車公司來了。

行政部主任Sharon說再等一等,下班後她會去那個鄰居家裡拜訪,請求他們去別處停車。第二天當那部車再次出現時,我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,真的準備找人拖車了。Sharon趕緊解釋,她去那家拜訪後才得知,他家上有老,下有小,爸爸要打兩份工。晚上回家太晚太累,沒有力氣把車停到遠處,所以就近停在了我們的停車場。本打算早上趕在8點前來挪車,但晚上孩子經常哭鬧,睡不好覺,早上實在起不來,所以請原諒他們。

Sharon最後說了一句:“被拖一次車,他們要損失好幾百美金啊!”得知原委後,大家就再也沒提拖車的事。有些早來的同工常會主動把車停到街上,讓出停車位。

我以前是個很講理的人,一是一,二是二。剛來[海外校園機構]的時候,我覺得[海外校園機構]非常不講究界線,好像沒有所謂“家是家,公司是公司”這回事。同工們把家裡的好東西帶到辦公室分享,把辦公室的工作帶回家繼續,幾乎是日常操作。如果有人從外地來拜訪,大家都很樂意招待,就像自己親戚來了一樣。

在辦公室內部“他們”,“我們”的界線模糊。從辦公室延伸出去,仍舊保持了這個特點。即使有鄰居損害了我們的利益,但“兩害取其輕”,只要他們的損失,超過我們的損失,就捨不得,他們的重要不亞於我們,為了他們的益處,我們寧願多走一里路。

在[海外校園機構]的兩年裡,同工們潤物細無聲地向我示範了什麼是一再的恩典。讓我心裡不知不覺增加許多安全感,不用害怕萬一哪天我站到了界線的另一邊。

 

打牙祭的存錢罐

 

加入[海外校園機構]的第一年,我需要買車。遇到的賣主是一位華人基督徒。一聽我是海外校園的同工,立刻將原本就很低的開價,再降低一千美元。因為他非常認同海外校園,覺得支持機構的同工,就等於是支持機構的事工。

當時我因為剛來到加州,對海外校園沒多少瞭解。一聽這位賣主這麼說,就有些緊張。我知道自己的靈命幾斤幾兩,如果海外校園在華人基督徒心中的份量這麼重,那以後是不是一直都得注意形象,說話輕聲細語,臉上永遠掛著微笑……才能配得上“海外校園同工”這個頭銜?

但很快我的顧慮就打消了,原來同事們都很實在,都不愛戴面具。該工作的時候工作,中午一起吃飯時,說到柴米油鹽,沒有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。有位弟兄特別會找優惠。如果有人需要買手機了,換汽車保險了,他總是能幫大家找到打折最多,性價比最高的商家。有的姊妹特別會做菜做糕點,不光會帶到辦公室來跟大家分享,而且下班後,常常會把我帶回家蹭飯。蘇老師那麼德高望重的牧者,也許你以為他特別嚴肅?但是他會定期參加教會的打乒乓活動,跟年輕人們“廝殺”在一起,武俠小說裡面描寫的老頑童也不過如此。

最有趣的是,我本來以為,只有我一個人無法堅持每天早晨讀經,海外校園的其他同工都是超級成熟的基督徒,絕不會有這個問題。沒想到許多同工跟我一樣,難以養成堅持每天讀經的習慣。於是大家想出了一個辦法,就是每天都在辦公室裡問一遍:“你今天讀經了嗎?”沒有讀經的,往存錢罐裡丟25美分。等罐子滿了,大家可以用裡面的錢去吃一次自助餐。起初罐子裡的錢積攢得好快,沒多久就夠大家打一頓牙祭了。

後來漸漸的,存錢的速度才慢下來。想想真好笑。原來沒有誰是一跨進海外校園的門檻就脫胎換骨的,大家都是在懵懵懂懂中成長起來的。

有一次蘇師母跟大家分享,有人誇獎他們夫婦為上帝做了多少工作,有多少的付出,擺上,和犧牲。但她覺得他們本來就一無所有,何來擺上,犧牲?我漸漸地也開始明白,原來這不是師母故意謙卑,而是上帝特別的恩典。就像上帝給我們這些同工的恩典一樣,雖然我們一無所有,但是因為祂把我們帶在身邊,所以我們不需要裝成“世外高人”,不需要對自己存任何幻想,只要攙著祂的手,往往還沒搞明白是怎麼回事,就已經走到了紅海的對岸。

 

作者於2010年4月-2012年8月,在[海外校園機構]擔任總幹事特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