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与最远的距离

蔡丹牛

夕阳的余晖下,一对夫妻亲密地挽着手,缓缓地在公园步道上行走。突然,手机的铃声响了,先生拿起了手机,与电话另一头谈起了生意。虽然眼前这对夫妻物理距离“很近”,但是此时此刻他们是“很远的”。另一个场景是某药房里一位专注找口罩的人,不时地透过电话报告采购的情况,原来他为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亲人奔波着。他找口罩的急迫感,他对远处亲人的系伴,连只是远远看着,与他无亲无故的我,也能深深感受!

最近,因为疫情蔓延不少教会“被”网路了,主日崇拜网上直播,同工例会网路会议,小组聚会网上查经……虽然许许多多平时教会的活动都能转移到网上进行,但是许多人会问,科技的进步是让我们彼此的距离拉地更近,还是变得更远呢?

许多教会的日常在网路上操作起来,一开始的确会有些“不适应”。彼此没有见面,没有直接接触,似乎很难掌握对方的反应,担心自己的表达或信息“石沉大海 ”,担心对方根本“没有专心听”,开小差去看别的网页或是被其他事务所干扰了。的确“对方的反应”是关键,我们需要面对“专注力”的挑战。

多年前,[海外校园机构]网路教学部把神学教育从网下延伸至网上,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,本以为可以“赢得全世界”了,实际是惨淡经营,因为报名上课的多,完成学习的少。

初期以类似慕课的开放式网路学习,因为果效不佳,渐渐地改为“班级+辅导老师”的群组学习模式。这样的改变让学习果效翻倍,并且学员间彼此的互动讨论更加地频繁,在团体的学习环境下学员把内容“吃 ”得更透彻!

新媒体工具有方便即时的特性,但是“外界的干扰”同样也方便即时。实体聚会时,主领者往往会提醒大家关掉手机或调成静音,网路聚会也可以有同样的提醒 ,但环境当中可以干扰专注力的因素比一个敬肃的聚会场地更多。 快递小哥来按铃,孩子哭了……有太多的例子,大面积时间的专注似乎不容易,生活的时间变得“碎片化” 。

对的!“碎片化”是个关键词,我们把原本“整全”的课程,分成比较小的模组,好让学习能有“成就感 ”,让一座高山变成许多小丘陵。这样的理念可以应用在实体特会,原本一整天的特会改到网上后,变成 三 天较短时间的聚集,一天的精疲力尽以三段的专注满足替代。

网路教学事工的宗旨就是帮助学员能够认真学习神的话,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(《彼后》3:18)。围绕这个目标,我们不断地调整事工模式,即使见不到彼此,如果对方能有“迅速即时的反应”,那表示信息的传递跟接收是有效的。 今天的教会因为环境改变,需要利用网路开展事工,这的确会遇到许多的挑战,技术层面并不难克服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能善用网路来增进彼此有更深的联结,同作守望之人,彼此提醒,活出主爱,等候主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