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樂而不為?——面對留學新浪潮

heleerbuwei

近年到海外留學的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,而留學生的年齡卻越來越小。中國父母和學生對國內教育體制的失望,加上有經濟條件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的家庭越來越多,因此很多美國大學都有數以百計甚至數以千計的中國留學生,許多小留學生到海外就讀本科甚至中學。新一波的留學浪潮已經來到。

中國學生到歐美國家留學的上一波浪潮是在1980、1990年代。今天湧出國門的這些中國留學生,跟二、三十年前的那一代有很顯著的不同。他們大多數是90後,從小在相對優裕的環境長大,時尚、大方、自由、率直、聰明、有主見,喜歡用智慧手機,但可能比較自我中心、自戀、頹廢、情緒易變、不愛跟人交往、更多地受後現代思想的影響。

他們在物質上要比二、三十年前的留學生優越得多,但在年齡還比較小的時候就離家出國,離開父母的保護到外面一切都完全陌生的環境裡求學,精神壓力很大。他們雖然有智慧手機、平板電腦等“玩具”,但仍然會感覺孤單、焦慮和空虛。他們對未來、對人生同樣有迷茫,對終極價值與意義同樣有內心的渴望與追尋。

“人們需要主”,新一代的留學生也不例外。而且今天的小留學生再過二三十年可能就是中國社會的中堅,如果他們能認識上帝、找到信仰,對中國的未來將有難以估量的影響。海外華人教會不能錯失這寶貴的機會,必須想方設法努力向這一代的留學生傳福音。

向新一代的留學生傳福音的挑戰之一,就是教會感覺不知道給他們讀什麼樣的福音書刊才好。20年前基督徒拿《海外校園》雜誌給那時的留學生讀,他們會認真讀,而且非常喜歡。但今天的年輕留學生他們可能隨時都在電腦或智慧手機上上網,他們已經習慣於在手機上刷屏閱讀文字或欣賞多媒體內容,可能不再會讀基督徒贈送的紙張版福音刊物。我們所處的這個e時代也呼喚基督徒要與時俱進,善用新技術和新媒體向年輕一代傳福音。

[海外校園機構]作為為眾教會提供資源的福音傳媒機構,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新時代的需要。我們從幾年前就開始了“從紙媒到網路”的轉型,過去這一年更加快了“從網路到新媒體”的發展。無論是生動多彩、有聲有色的OC電刊,還是“手機掃一掃,好文天天到”的OC微信平臺,我們都希望用最新的傳播方式和載體、把福音見證用更生動、更符合今天的年輕人的閱讀習慣的形式,推送到讀者的手機或電腦上,讓讀者在喜聞樂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,讓“低頭族”在掌中的方寸世界裡仰望星空。

我們相信,如果我們堅持“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、喚之以靈”的原則,製作高品質的內容,同時借助新媒體向年輕人傳播,我們將能更好地幫助年輕的慕道友追尋真理,也因此能更好地服事有心向新一代留學生傳福音的華人教會,為教會提供優質的傳福音資源。

20年前一批又一批的中國留學生,因為基督徒送給他們一期又一期的《海外校園》雜誌而認識真理、走向上帝,他們當中許多人如今已經成為華人教會的領袖和中堅。今天面對新一波的年輕留學生,我們盼望華人教會的弟兄姐妹也能把OC電刊和OC微信平臺推薦給他們,用這樣的方式給他們傳福音。

轉發一封郵件、一條微博給你所關心的年輕留學生,或者拿出一個二維碼讓他/她用手機掃一掃,對基督徒來說只是舉手之勞,對年輕的留學生來說也很容易接受,但福音的種子也許就在年輕的心靈中種下,聖靈的工作也許就有了一個切入點。能以這麼方便的方式向新一代留學生傳福音,基督徒弟兄姐妹何樂而不為呢?

OCxinmeitiOC新媒體讀者回饋摘錄

OC加油!無論文章還是插畫,都做的這麼精細,感謝你們的文字事工,神紀念。
──劉雪嬌

實在要告訴您,我們非常喜歡OC微信平臺,每天閱讀這些美文實在感恩。謝謝您們。您們的事工在微信時代很有意義。最開心的是看到朋友圈裡微信轉發的文章是來自OC的,真好,因為上帝的作為實在是不能不說的事!謝謝您們的看見和行動!
──Shirley Q.

感謝神,《海外校園》和《舉目》雜誌在網上也能閱讀了。我遇到外國的肢體,送給我雜誌。他不會漢語,但是知道這兩個雜誌可以在海外留學生中傳福音。願神賜福海外校園的事工,紀念每位同工的擺上。
──如鷹展翅上騰

OC愛看網常常會以新穎優美的圖片吸引我進入一篇篇的博文,在閱讀中常常又進一步引發我深思,並且將人引到上帝的面前,讓我們越發明白上帝是一切問題答案的根源。
──Tommy

我是一名中國學生,現在身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一個小鎮。從多年前就是有神論者,只是涉獵太多宗教無法做出取捨,很想知道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。在國內接觸了很多佛教徒、居士,在寺廟也曾閉關過,後來皈依了佛教,但我始終存有各種疑惑,不能真正的堅信。來到美國後,受到朋友傳道,多次參與教會活動,也深感愉快。但我始終不能真正明白真正取捨。很偶然地進入這個網址,覺得文章很對口味,交個朋友好麼?   ──miss ra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