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舉目了嗎?

華欣

知道《海外校園》的人多,知道《舉目》的就少了,知道《舉目》是[海外校園機構]出版的人更少。為何?可能與刊物的名字有關吧。記得我十多年前聽到新雜誌起名《舉目》的消息時,有點不解,因為在我從小學習的成語詞典裡,只有一個成語是以“舉目”開頭的——舉目無親。

上個月在威明頓主恩堂佈道,見到呂允智牧師。他用一雙厚實溫暖的手握住我,說:“我是海外校園的老兵啊。”我是他的“粉絲”,喜歡他過去在《海外校園》上的漫畫,請他在送給我的書上簽名留言。他不假思索,寫下:舉目望天,舉目看田,舉目有親!不愧是《舉目》編輯出身,對“舉目”的理解精闢深刻。

雖然不能保證讀《舉目》的人靈命狀況一定好,但《舉目》確實與基督徒的靈命成長息息相關。文化傳統中“舉目”不常見,因為目光的焦點是屬地屬世的,而在聖經書卷中,“舉目”比比皆是,舊約43次,新約8次;因為目光的焦點是屬天屬靈的。“舉目”是基督徒生命中的必須。

2001年《舉目》創刊,蘇文峰牧師在發刊詞中說:“舉目”一詞,具有豐富的聖經根據,既代表心志又代表行動。“舉目”就是:舉目望天——以赤子之心,仰望、親近、尋求天上的父神。舉目看田——以基督的心和眼,觀看福音禾田、透視世態人心、承擔事奉使命。

讓我們舉目,“舉目望天”來仰望上帝、親近主。我太太最近把一個樂譜架放在書房。幹嘛,我沒時間拉提琴吶?她說,應該經常站著看書,對身體好!有道理,特別是在讀《舉目》的時候,不能蜷縮在沙發上。要站直了,一邊讀,一邊抬頭仰望上帝,向主讚美和祈禱。“坐在天上的主啊,我要向你舉目(《詩》123:1)”,“我要向山舉目;我的幫助從何而來?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(《詩》121:1-2)。”《舉目》今年已經出版6期,前四期的主題分別是“樂讀聖經”、“不懈禱告”、“認罪蒙福”和“享受聚會”。這些都是基督徒奔走天路的“基本功”。當我們一起舉目,一同操練的時候,必經歷與主同行的祝福和靈命成長的喜樂。

讓我們舉目,“舉目看田”來服事上帝、履行大使命。耶穌對門徒說:“舉目向田觀看,莊稼已經熟了,可以收割了(《約》4:35)”。現今的世代,留學潮和海歸潮,兩潮匯合,洶湧澎湃,正是向年輕一代和知識份子播撒福音種子的最好時機。《舉目》不久前出版了《2014校園事工今選本》(線上閱讀:http://ococ.cld.bz/,下載:http://oc.org/s2014),分成歷史長廊、校園事工、流行故事、We故事四個方面,推動教會開展青年人的福音工作,為主贏得85、90後,同時帶動教會健康成長。

讓我們舉目,“舉目有親”說的是主內的團契和肢體間的聯結支持。我這兩年來在各地走訪教會,分享e世代用新媒體傳福音的異象,到處都碰到海外校園的老朋友。其中有多年的作者,鐵杆兒的粉絲,忠心的代禱勇士和慷慨的奉獻者。他們的關愛,讓我深受感動。現在又多了一大批在手機上看OC舉目微信的朋友了,更是激勵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,讓古舊十架唱出新歌。我們本都是同路人,因著《舉目》,親上加親了。[海外校園機構]今年向所有主內讀者發出了“成為宣教夥伴”的邀請,呼籲弟兄姐妹以“閱讀”、“轉發”、“評論”和“奉獻”四個方面的參與來同工,一同拓展上帝的國度。(請到http://oc.org/partner加入)

BHWX

http://behold.oc.org

《舉目》的英文標題是“Behold”,從希伯來原文Hinneh翻譯過來。原文在不同的語境裡有多重含義,常見的是“看哪”,標題裡直接用的也是這個意思。而希伯來原文還有一個重要的用法,就是當人回應上帝的呼召時,用這個字來對上帝說“我在這裡!”有一首歌《Hi-Ne-Ni 我在這裡》,唱的就是這個心志。當我們一起“舉目”的時候,也讓我們一起對主說:“主啊,我在這裡,請差遣我!”

親愛的弟兄姐妹,你“舉目”了嗎?一起來吧,願主祝福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