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乐而不为?——面对留学新浪潮

heleerbuwei

近年到海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,而留学生的年龄却越来越小。中国父母和学生对国内教育体制的失望,加上有经济条件把孩子送出国读书的家庭越来越多,因此很多美国大学都有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中国留学生,许多小留学生到海外就读本科甚至中学。新一波的留学浪潮已经来到。

中国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的上一波浪潮是在1980、1990年代。今天涌出国门的这些中国留学生,跟二、三十年前的那一代有很显著的不同。他们大多数是90后,从小在相对优裕的环境长大,时尚、大方、自由、率直、聪明、有主见,喜欢用智慧手机,但可能比较自我中心、自恋、颓废、情绪易变、不爱跟人交往、更多地受后现代思想的影响。

他们在物质上要比二、三十年前的留学生优越得多,但在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就离家出国,离开父母的保护到外面一切都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求学,精神压力很大。他们虽然有智慧手机、平板电脑等“玩具”,但仍然会感觉孤单、焦虑和空虚。他们对未来、对人生同样有迷茫,对终极价值与意义同样有内心的渴望与追寻。

“人们需要主”,新一代的留学生也不例外。而且今天的小留学生再过二三十年可能就是中国社会的中坚,如果他们能认识上帝、找到信仰,对中国的未来将有难以估量的影响。海外华人教会不能错失这宝贵的机会,必须想方设法努力向这一代的留学生传福音。

向新一代的留学生传福音的挑战之一,就是教会感觉不知道给他们读什么样的福音书刊才好。20年前基督徒拿《海外校园》杂志给那时的留学生读,他们会认真读,而且非常喜欢。但今天的年轻留学生他们可能随时都在电脑或智慧手机上上网,他们已经习惯于在手机上刷屏阅读文字或欣赏多媒体内容,可能不再会读基督徒赠送的纸张版福音刊物。我们所处的这个e时代也呼唤基督徒要与时俱进,善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向年轻一代传福音。

[海外校园机构]作为为众教会提供资源的福音传媒机构,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新时代的需要。我们从几年前就开始了“从纸媒到网路”的转型,过去这一年更加快了“从网路到新媒体”的发展。无论是生动多彩、有声有色的OC电刊,还是“手机扫一扫,好文天天到”的OC微信平台,我们都希望用最新的传播方式和载体、把福音见证用更生动、更符合今天的年轻人的阅读习惯的形式,推送到读者的手机或电脑上,让读者在喜闻乐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,让“低头族”在掌中的方寸世界里仰望星空。

我们相信,如果我们坚持“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、唤之以灵”的原则,制作高品质的内容,同时借助新媒体向年轻人传播,我们将能更好地帮助年轻的慕道友追寻真理,也因此能更好地服事有心向新一代留学生传福音的华人教会,为教会提供优质的传福音资源。

20年前一批又一批的中国留学生,因为基督徒送给他们一期又一期的《海外校园》杂志而认识真理、走向上帝,他们当中许多人如今已经成为华人教会的领袖和中坚。今天面对新一波的年轻留学生,我们盼望华人教会的弟兄姐妹也能把OC电刊和OC微信平台推荐给他们,用这样的方式给他们传福音。

转发一封邮件、一条微博给你所关心的年轻留学生,或者拿出一个二维码让他/她用手机扫一扫,对基督徒来说只是举手之劳,对年轻的留学生来说也很容易接受,但福音的种子也许就在年轻的心灵中种下,圣灵的工作也许就有了一个切入点。能以这么方便的方式向新一代留学生传福音,基督徒弟兄姐妹何乐而不为呢?

OCxinmeitiOC新媒体读者回馈摘录

OC加油!无论文章还是插画,都做的这么精细,感谢你们的文字事工,神纪念。
──刘雪娇

实在要告诉您,我们非常喜欢OC微信平台,每天阅读这些美文实在感恩。谢谢您们。您们的事工在微信时代很有意义。最开心的是看到朋友圈里微信转发的文章是来自OC的,真好,因为上帝的作为实在是不能不说的事!谢谢您们的看见和行动!
──Shirley Q.

感谢神,《海外校园》和《举目》杂志在网上也能阅读了。我遇到外国的肢体,送给我杂志。他不会汉语,但是知道这两个杂志可以在海外留学生中传福音。愿神赐福海外校园的事工,纪念每位同工的摆上。
──如鹰展翅上腾

OC爱看网常常会以新颖优美的图片吸引我进入一篇篇的博文,在阅读中常常又进一步引发我深思,并且将人引到上帝的面前,让我们越发明白上帝是一切问题答案的根源。
──Tommy

我是一名中国学生,现在身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。从多年前就是有神论者,只是涉猎太多宗教无法做出取舍,很想知道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么。在国内接触了很多佛教徒、居士,在寺庙也曾闭关过,后来皈依了佛教,但我始终存有各种疑惑,不能真正的坚信。来到美国后,受到朋友传道,多次参与教会活动,也深感愉快。但我始终不能真正明白真正取舍。很偶然地进入这个网址,觉得文章很对口味,交个朋友好么?   ──miss rain